今天跟怪咖來鹿港玩
記憶中我應該沒來過這裡,不過看網路上很多人的遊記好像很不錯
今天就趁休假來這邊逛逛~
第一站來到天后宮~
今天不是假日,所以遊客沒有很多人~
天后宮~
進到內殿來,順便拜拜~
天后宮拜的是媽祖~
一進內殿的屋頂上,很炫~
拜現代科技的進步,連導覽都可以用手機就可以取得.....不過我沒試
天后宮旁邊一堆有名的餅店~
走出天后宮,延著中山路往下走,兩邊店家騎樓的鋪面都做成這樣,城市意象,強調老街風格~
一共有10多種不一樣的~
上面有棋盤,卷軸,下面這個是如意~
這個是扇子,我只拍了四種,鎮公所對老街整體營造很用心~
老街的指示很多~
城隍廟~
從城隍廟對面走進老街,就可以看到這間叫"桂花巷"的茶店~
不過我們沒進去~
旁邊有一顆頭很像鹿的木頭,刻成這樣,很有趣~
新門神~ 忍者龜跟蜘蛛人~
這樹盤踞在這道牆上~
取名叫~攀龍附鳳......這有百年歷史喔~
老街裡的南靖宮......鹿港這邊廟真的很多
老街這邊的建築都是這種紅磚樣式~
鹿港發展史,以前是大陸泉州的對渡口岸~
鹿港這地名的由來~ 原來鹿很多真的是其中一說~
老街裡面賣麵茶的店,這間好像很有名,不過我們沒買~
寶芝林..............裡面可能有黃飛鴻~
老街裡面很高的一棟建築,不知道是不是最高的,不過漆的黑黑的,跟旁邊有點不搭~
有名的隘門~
原來以前是有木板門的,想說要不然怎麼能檔盜匪~
網路上搜尋到的"隘門"
鹿港早年富裕繁華,是盜匪覬覦的目標,加上各籍移民混雜,互相械鬥,治安欠佳。居民為了保衛生命財產,於是在自己的勢力範固四周設置隘門,因此大街小巷遍佈隘門,成了早期鹿港街鎮的一大特色。
隘門位置: 穿過埔頭街32號與34號間的巷道,進入後車巷。右轉後,只見巷中央有一個類似牌坊的磚造建築,上題『門迎後車』,這便是鹿港早期眾多隘門中,唯一僅存的一個。
隘門功能: 隘門不但用來袛擋外來的兵災或盜匪,對內也是居民依籍貫、血緣或行業形成小聚落的界限。
以往白天開門,形一條來往自如的通道。一到夜晚,隘門一關,門內自成封閉的小城,遲歸者須知暗語,才准開小門進入。在長久的歲月中,一直發揮防衛的功能。
有句鹿港諺語:『怙惡不過隘門』。這是說當械鬥發生,只要逃入自家隘門內,對方就不得再追趕,在早期械鬥頻仍的鹿港,隘門可緩和了不少衝突。